核心结论:家居服的畅销并非偶然,而是居家生活从「功能满足」向「品质体验」升级的直接映射。2025 年中国家居服市场规模预计逼近 1100 亿元,这一增长背后是居家时间、场景、需求的全方位变革。

一、居家生活的「时空重构」:需求基数持续扩大
- 时间维度:居家时长显著拉长
后疫情时代「宅经济」常态化,2023 年居民日均居家时长较 2019 年增长 42%,其中 35-45 岁群体居家办公占比达 28%。从「8 小时睡眠穿」到「12 小时居家穿」,高频使用场景直接拉动消费频次 ——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,家居服年复购率已从 2020 年的 2.3 次升至 2024 年的 3.8 次。
- 场景维度:从单一卧室到全空间覆盖
居家生活场景从传统睡眠延伸至「办公 + 休闲 + 运动 + 社交」多维场景:
- 居家办公催生「通勤级家居服」,蕉内推出的含抗皱面料款式,2024 年销量同比增长 156%;
- 阳台瑜伽、客厅观影等场景带动功能细分,带有吸湿排汗功能的运动家居服占比提升至 23%;
- 社区遛弯、快递签收等「半居家场景」推动「外穿式家居服」流行,小红书相关笔记量超 280 万篇。
二、消费观念升级:居家服成为「生活品质名片」
- 从「刚需品」到「悦己载体」
80% 的消费者认为「穿舒适家居服能提升居家幸福感」,Z 世代与新中产将其视为生活态度的表达:60% 的人购买时优先考虑「款式与个人风格匹配度」,设计师联名款转化率比基础款高 45%。例如内外「国风系列」融入传统纹样,上线 3 个月售罄 12 万套。
- 健康需求前置:功能性成核心竞争力
居家场景的「贴身属性」让健康需求爆发:
- 抗菌面料家居服五年销量增长 30%,某品牌银离子抗菌款复购率达 41%;
- 2025 年功能性家居服占比预计达 35%,温控、防螨等科技功能渗透率年增 27%;
- 环保材质受追捧,有机棉、竹纤维产品在一线城市溢价 40% 仍供不应求。
三、产品力迭代:精准匹配居家生活新诉求
- 材质与工艺的「舒适革命」
告别传统化纤面料,天然材质成为主流:纯棉、莫代尔占比超 60%,高支棉产品透气性可达 90% 以上,双针线迹工艺使使用寿命延长 40%。北方市场保暖型法兰绒家居服、南方市场轻薄天丝款,形成鲜明的区域适配性。
- 设计美学融入日常场景
家居服从「素色基础款」转向「时尚单品」:
- 色彩上呼应居家氛围,莫兰迪色系、自然森系(如松烟绿)产品搜索量年增 217%;
- 细节设计人性化,弹性罗纹领口、隐形口袋等实用设计,使某品牌用户满意度提升至 92%。
四、渠道与营销:让「好产品」遇见「对用户」
- 线上渠道击穿消费壁垒
2024 年家居服线上销售占比达 72%,直播电商单场最高成交额破千万元。抖音、小红书通过「场景化种草」激发需求,例如「居家办公穿搭」话题播放量超 50 亿次,直接带动相关品类销量增长 83%。
- 线下体验补全消费闭环
高线城市体验店转型「居家生活美学馆」,罗莱等品牌通过场景化陈列(如卧室、阳台场景模拟),使到店转化率提升至 32%,远高于传统门店的 15%。
五、细分市场崛起:全民居家品质意识觉醒
- 男性市场破圈:「他经济」推动男性家居服销售额增速达 18.7%,简约商务风款式成新宠;
- 下沉市场爆发:三四线城市渗透率从 29% 升至 41%,150-300 元中端产品增速达 35%,远超一线城市;
- 银发群体跟进:60 岁以上群体对保暖、易穿脱款需求增长,某品牌老年系列 2024 年营收增长 22%。
结语:家居服是居家生活的「品质温度计」

从「有的穿」到「穿得舒适」「穿得好看」「穿得健康」,家居服的畅销轨迹正是居家生活从「生存需求」向「品质追求」升级的缩影。当居家空间成为办公、社交、休闲的多重载体,家居服已不再是「室内服饰」,而是现代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具象表达 —— 这正是其持续热销的核心逻辑。